经常晒太阳和从不晒太阳的人,有什么区别?
(相关资料图)
“晒太阳会改变人的思想。”一位博主分享了自己的经历:
“我目前书房阳光含量很低,在里面生成的想法总是很被动、弱小、无力,以逃避为主。但一走到顶楼阳光房,只要坐下来两分钟,原本的想法就被推翻,一个积极的、高歌猛进的念头即刻就生成了!内心行动的意愿特别足!”
△微博截图
晒太阳真的有这么神奇吗?至少在一定程度上,确实是会影响我们的健康。
01
常晒太阳和不晒太阳的人
有什么区别?
每天晒十几分钟太阳,和一点太阳都不晒的人,在这些方面会有区别:
1. 心情更好
2002年发表在《柳叶刀》的一项研究显示,光照会增加大脑内血清素的周转率。而血清素是体内产生的一种神经传递物质,它会带来愉悦感和幸福感,让人感到快乐。
2. 骨骼更健康
晒太阳能帮助人体获得维生素D,这是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。维生素D可以帮助人体摄取和吸收钙、磷,不但有助于骨骼的健康成长,而且可以预防和治疗佝偻病。对于幼儿,口服维生素D更为稳妥。
3. 睡得更香
很多老人退休在家,常常有睡眠上的困扰。或睡不着,或容易醒。追溯原因,原来这些老人白天的活动都很少,很少晒太阳,扰乱了正常的节律,从而影响了睡眠。
建议老年人遵循日照节律,白天多晒晒太阳,提高机体的兴奋度。在睡前1~2小时进行放松,使自己的体力与精神舒缓下来。
4. 视力更好
在明亮的室外,平常近距离用眼所使用到的肌肉也会松弛,从而使眼睛得到休息,还能缓解近视的发生和发展,因此,增加户外运动也是预防少年儿童近视的有效手段之一。
其次,阳光照射可以刺激眼内多巴胺的释放,对视力产生积极作用。
02
到底是晒太阳,还是做好防晒?
其实并不冲突!
确实,长期的日光照射会加速皮肤衰老,这一变化主要由紫外线中的UVA引起。也因此皮肤科医生建议做好防晒。
但日常防晒和每天晒晒太阳其实并不冲突。
一般面部的皮肤比较薄,尤其是眼睑皮肤薄嫩,这个地方可能要注意防护。但是在手背、肢端(胳膊、腿)这些地方皮肤厚度是适当的,这样的话它是可以接受紫外线的一个比较好的部位。
比起整日都在室内晒不到太阳,或者出门遮得严严实实的防晒。每天晒10分钟左右,带来的健康意义更大。
03
应该怎么晒?注意3点!
1. 每天晒太阳10~20分钟
在晒太阳时应让胳膊、腿部的皮肤接触到阳光,时间适度,不宜过长,一般10~20分钟即可,冬季皮肤暴露面积少,可以延长日晒时长。
2. 不要总隔着玻璃晒太阳
在家中隔着玻璃晒太阳,紫外线的透过率会大幅度降低,建议户外晒太阳。
3. 晒太阳选紫外线不强的时候
晒太阳建议在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4点左右。
夏季晒太阳,一般中午的紫外线最强,所以要避免这个时间段去晒太阳。最好的时间是早上6~10点,或者下午4点以后。
三类人最适合夏季晒太阳
脾阳虚
表现:便常溏泄不成形,偶吃凉物,便腹泻不止。脐周常隐隐作痛,喜温喜按,喜吃温热食物。
这类人群的舌头颜色往往很淡,舌体胖大,边有齿痕。
肾阳虚
表现:昏昏欲睡,精神不济,记忆力下降,常伴有腰痛怕冷,小腿发凉,甚至浮肿,膝关节积液等问题。
还有的人表现为五更泄泻、阳痿、前列腺增生、小便淋漓不尽、虚胖等等。
这类人群舌头胖大有齿痕,颜色淡白。
心阳虚
表现:心中动悸,面唇青紫,舌体胖大,边有齿痕,青紫水滑。常常胸口隐隐作痛,怕冷,半夜咳嗽、憋气、无法平卧。有的人甚至腿肿,动则头晕,阵阵欲扑地。
此类人群常有焦虑、抑郁、恐惧、悲观、忧愁等负面情绪,多与阳气亏虚不能养神有关。
做好晒后护理
饭后不宜马上晒太阳,建议休息半小时再晒,晒太阳过程中需及时补充水分。
晒太阳之后毛孔打开,最好在荫凉处及时把汗湿的衣服换下来,不可直接吹空调、喝冷饮。
孕期身体情况比较特殊,建议不要晒太阳以免扰动气血。
适当补充营养
平时多吃新鲜,蔬菜水果,适量吃点脂肪,以保证皮肤足够的弹性,增强皮肤抗皱活力。
维生素C和维生素B12能阻止和减弱对紫外线的敏感,并促进黑色素的消除,且恢复皮肤弹性。
来源:科普中国、养生中国、有来医生
编辑:申京辉
责编:王潇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北洁具网 版权所有
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8
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